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物流行業正經歷著智慧化、科技化變革——從倉儲到運輸再到配送等,每一個環節都在智能化道路上一騎絕塵。中國物流業新時代的大門,也由智慧物流開啟。
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也出臺多項鼓勵物流行業向智能化、數據化發展的政策,并積極鼓勵企業進行“互聯網+”“信息化”“數據化”等物流模式的創新。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市場需求的刺激下,智慧物流企業在各省市遍地開花,通過各種技術提升了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也成為智慧物流新時代的擔當。
據交通運輸部公布的《2019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擁有載貨汽車1087.82萬輛,比上年下降19.8%;2019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343.55億噸,增長4.2%,完成貨物周轉量59,636.39億噸公里,增長0.4%。在運力下降的背景下,完成的貨運量上漲,意味著效率在提高。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不斷形成,在新零售環境下,物流發生著重大變革,由科技發展和市場轉變進一步加深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
當下,智能物流正在成為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源泉,重塑著物流市場主體,平臺型企業、數據型企業等許多非傳統意義的物流從業者也正在成為物流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或為物流鏈賦能,推動著物流業升級和物流市場格局的變動。